近年來,以預應力鋼結構技術為核心技術優勢的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借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東風,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在進一步穩固北京市場的同時,廣泛延伸經營觸角,參與大量國內鐵路站房的大型空間預應力鋼結構工程。如廣州火車站、北京北站、北京南站、福州火車南站、長沙新火車站等二十余項工程,在如火如荼的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搶得市場先機。
據統計,截至目前,北京建工院預應力所占行業市場份額已高達50%,年綜合經營額達2228萬元,預應力鋼結構市場領域進一步拓寬。
北京建工院作為國內預應力技術領域內龍頭企業之一,自1988年至今,已累積完成各種預應力工程1000余項,不論是建筑技術、工程質量還是服務水平均贏得社會和市場的廣泛好評和認可,行業優勢明顯。2005年北京南站改擴建工程啟動,建工院憑借自身雄厚的綜合實力、合理的綜合造價以及領先的行業地位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承攬到該項目,并順利打開鐵路站房建設市場。目前站房建設已占據建工院預應力所業務總量的30%,成為該所重要的業務支撐和來源。
相比一般基礎設施建設而言,鐵路站房建設具有任務急、體量大、質量和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為應對鐵路站房建設的特殊要求、保障空間結構受力合理、提高建筑材料使用率、提升建筑整體性能,該院在參與站房建設過程中除增加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入外,還積極參與站房前期設計,幫助設計院、鋼結構公司和土建公司對工程進行受力分析、制定技術方案和論證,形成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這也為今后承攬更多站房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該院近年承接的鐵路站房工程項目,從規模到技術含量都較高、工程難度較大,應用的預應力技術涉及預應力鋼結構技術和預應力混凝土技術等。以廣州南站為例,該車站主要采用大跨度張弦梁結構,上弦為平面桁架鋼梁,下弦為單根或多根高強度的拉索構成,應設計方要求,工作人員特針對雨棚張弦梁上的結點進行防腐抗滑處理,通過去掉拉索上部分外皮、涂抹特定材料等方式使結點位置不會隨撐桿受力而發生移動,這一技術方式得到鐵道部高度認可,并在今后工程使用中具有重要的推廣和示范意義。(來源:《建筑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