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色的圍擋、機器飛轉、忙碌的員工••••••11月2日,保定市區七一路上每隔100多米,會有一處給街道“穿針”引線的緊張施工現場。
這是河北建設集團安裝公司施工的保定市集中供熱“煤改電”工程在決戰的現場。該項目旨在改造保定市主城區老舊小區傳統以煤供暖的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控制霧霾與污染,改善空氣質量,提高人居環境質量。市區實施電代煤改造,涉及96個老舊小區234萬平方米。那么,用戶以電為熱源和動力取暖,供電管線該怎樣變遷?
一切,是在街巷非開挖下實現的。沿保定市七一路來到與恒祥大街的交叉口附近,有一個完工的施工工作井。施工人員已將一組12根的PE管材,從百米外的另一個工作井,由地下拖引到這里。1米多深的井內,露頭的每根管材像胳膊一樣粗細,“在井口看,這組管線埋設不深,可地下最深處的有10多米。”安裝公司安全生產處處長王振東說,“管線從一個工作井進入,再到另一個工作井露出,在地下是呈‘U’形延伸的。”
這就給施工增加了技術難度。一張施工圖顯示,這樣的一段段管線僅七一路總長7.3公里。“煤改電”工程管線還穿越17個干道相交的路口,而在百花路與向陽大街交叉口、七一路與恒祥大街交叉口,10多米深的地下管線又呈弧形平面延伸。在場施工的一位 技術人員說:“除了這些,管線還要穿越4段河道。管線要在更深的河道以下土層中穿過。”
再來到七一路與樂凱大街交叉口的西側,這兒的工作點上施工人員一身泥土、一臉汗水。在此獲知,管線穿越沙層時,導引管線穿過后成孔難,讓技術人員破費腦筋。電代煤的線路改造,首先需要用細鋼管做引線,沿設計的管線走向,將兩個相距百米多的工作井打通。其次,換粗鉆頭擴孔,擴的最大孔徑達到1.2米。然后,按要求在兩個工作井之間拖引成組的PE(MPP)管線。
保定市區的“煤改電”工程覆蓋蓮池區、競秀區。河北建設集團安裝公司承擔了總長22余公里的街道“穿針”引線任務。這些街道的地下,不僅密密麻麻分布著通訊光纜、自來水、燃氣、污水管、城市“天眼”等一根根管線,而且有很久前填埋的建筑垃圾,僅七一路地下就有3段1公里的建筑垃圾。遇到這種情況,施工的導引鋼管有時會斷裂,這也是需要破解的施工難題。
“煤改電”工程工期短,按要求要在供暖期到來前結束施工。今年“十一”過后,安裝公司進場施工。時間不能耽擱,為了趕工期,安裝公司邊設計、邊施工,劃片分區定責任,近60臺拖管設備、700多名參戰隊員“白加黑”作業,讓一條條保供暖的街道“大動脈”快速延伸。
現在,管道施工已完成全部工程量的80%以上。河北建設集團安裝公司將動用一切資源保供暖,決不能因管線施工的原因影響居民按期采暖。(供稿人 趙鐵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