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建工集團承建的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工地,記者看到基坑四周圍擋上有上下兩排水管,水管上密布著針眼般的小孔,蒸騰的水霧在高壓下噴射出來,就像毛毛細雨,人置身其中感到非常清爽。該工地生產經理崔揚介紹“這是北京建工四建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項目部安裝的噴霧降塵系統,這也是我們創建全國綠色施工示范工地的一大法寶。工地噴霧降塵是建筑施工降塵的一種方式, 通過噴霧降塵系統、高度智能、互聯的智能監控與預警應急指揮系統,形成立體網格化工地施工環境管理良性格局,最終實現環境信息數據標準化,環境監控監管動態化、環境管理水平改善持續化。”
崔揚接著說,“工地噴霧降塵系統能有效抑制粉塵污染、有效減少空氣中的PM2.5含量,使空氣純凈新鮮,同時還有效吸收一定有害物質,為施工作業人員營造了舒心、安全的工作環境;特別是,工地噴霧降塵系統充分高效利用水電資源,運營成本低,以我們國家人類遺傳資源中心工程35000 平方米的施工現場每天工作8小時計算,耗水量為10噸/天,電費約為12度電,較好減輕了項目部成本負擔。”

噴霧降塵系統工作原理
當水霧顆粒與塵埃顆粒直徑大小相近時,行程的吸附過濾、凝結的幾率最大,那么只要產生于粉塵顆粒大小相當的微米級水霧顆粒使其與之吸附,相互粘結,聚集增大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就可達到降塵的目的。當水霧形成時產生負離子,粉塵中大量的正離子與水霧中的負離子結合,從而迅速降塵,水霧與干燥的粉塵解除,增加了空氣的濕度,同時吸收大量空氣潛熱,從而起到良好的降溫作用,水霧降塵技術產生的水霧顆粒大小主要集中在1-50微米左右,對50微米以下的粉塵具有極強的降塵效果,從而在污染源頭即可控制可吸入粉塵顆粒對人體的危害,以及達到環保局的要求指標。(供稿人 崔瑞清 李天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