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建筑工地點多面廣,安全監管困難的現狀,廣西從今年3月起,在全區各市全面推廣新型建工意外傷害保險,鼓勵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進入工地開展防災防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參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讓工地安全監管多一雙眼、增一份力。
“工作防護用品有哪些?”“安全帽、束口輕便工作服、安全帶和防滑鞋。”“圖中存在哪些明顯錯誤?”“未搭設外架,存在安全隱患。”……15日晚上7點,南寧市江宇世紀城項目工地,一場由保險中介機構舉辦的“流動課堂”建筑安全知識問答活動正在舉行。近70名農民工集聚一起,爭相上臺,踴躍搶答。近1個小時的培訓活動,設有動漫展示、投影解說、搶答抽獎等,農民工從中學到地基安全、高空墜落、高溫防火等建筑安全知識。
據介紹,當前,很多農民工都是剛放下鋤頭,就進入城市建筑施工工地,缺少系統的施工安全培訓,加上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違規作業等安全隱患問題突出。為此,南寧市成立建筑意外傷害保險防災防損培訓中心,委托保險中介機構對全市所有在建項目開展安全培訓。保險中介機構根據項目大小、工期長短等情況,每個建筑工地開展2-3次的安全培訓。同時還編印制作以事故案例為主要內容的農民工安全培訓撲克牌、農民工安全教育掛圖、農民工安全教育T恤,免費發給農民工,充分調動農民工參與安全教育的積極性。
南寧市某保險中介機構負責人謝惠波介紹,他們開設“流動安全培訓課堂”,通過廣告培訓法、團隊知識競賽、建筑安全游園活動、現場應急演練等符合現階段農民工安全教育的培訓模式,將安全培訓課堂搬到工地和施工現場。僅去年,他們共在南寧市建筑工地開展安全培訓500場,近10萬農民工接受教育,有效解決了政府監管人力不足、企業和建筑工人消極對待施工安全的問題。
這種農民工走到哪里,培訓就跟到哪里的“點對點”安全培訓方式,深受農民工歡迎。“以前安全培訓是硬邦邦的說教,很難入耳上心。現在有圖片,有視頻,能看到活生生的事故教訓,大伙更加重視安全操作了。”來自四川的農民工張太洪說。
今年3月,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下發《關于鼓勵推廣新型建筑施工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指導意見》,提出,在推動全區設區各市實現統一柜臺受理、統一賠付標準、統一合同條款、統一理賠程序的基礎上,鼓勵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防災防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隱患排查和風險評估以及科學技術研究,并根據企業不同的安全生產業績實行浮動費率機制。
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建管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區各市正在積極推進新型建工意外傷害保險,鼓勵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開展防災防損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南寧、欽州、防城港3市已經成功實現業務正常開展;梧州、貴港2市已擬定實施方案和招標文件,近期將進行公開招標;其余各市正策劃實施方案。力爭到2015年,全區各市初步形成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參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廣西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