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日前印發了《山西省棚戶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今后四年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的總任務為70余萬戶,其中城市棚戶區61萬余戶,工礦棚戶區8萬余戶。僅大同和太原兩市的改造任務就達40余萬戶。
《實施方案》要求,各市、縣首先要按照棚戶區改造標準,結合實際確定改造范圍。建制鎮的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城鎮舊住宅區綜合整治,城市規劃區內的國有工礦(含煤礦,下同)棚戶區及鐵路、鋼鐵、有色、黃金等行業棚戶區,納入城市棚戶區改造范圍;城市規劃區外的國有工礦棚戶區及鐵路、鋼鐵、有色、黃金等行業棚戶區,納入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范圍。然后,科學編制規劃,將棚戶區改造和推進新型城鎮化、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社會事業、改善城市人居環境等工作結合起來。如在選址時,要盡量選在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段,滿足居民就業、就醫、就學和出行需要等。
為順利推進改造工作,該省確定了一系列政策優惠措施,如簡化審批程序,將棚戶區改造項目的核準、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市、縣,推行“一站式”審批服務;保障建設用地。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納入當地土地供應計劃優先安排,安置住房中涉及的經濟適用住房、符合條件的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項目可以通過劃撥方式供地。
改造方式上,可采取新建、改建、綜合整治等方法。政府組織實施的棚戶區改造將通過項目法人招標方式,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和良好社會信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對區位偏僻、分布零散的棚戶區改造片區,可采取項目捆綁開發方式。
在資金籌集方面,《實施方案》也列出了多種渠道。首先是增加財政投入,加大省級資金補助力度,對城市棚戶區改造每套補助3000元,并作為融資平臺注冊資金。市、縣將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土地出讓收入等渠道中,安排資金用于棚戶區改造支出。其次是建立融資體系,該省將專門成立省棚戶區改造投融資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省住建廳牽頭組建山西省棚戶區改造投融資公司,承接國家開發銀行的棚戶區改造專項貸款。同時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通過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參股、委托代建等形式參與棚戶區改造。最后是落實稅費政策。對棚戶區改造項目,免征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建筑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