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建筑節能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綠色建筑穩步發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有新的突破,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建設全面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技術應用水平得到提升。
2012年,上海新建高標準節能建筑項目67個,建筑面積303.67萬平方米;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307個,建筑面積543.44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項目67個,建筑面積217.78萬平方米;對1264幢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開展了能耗統計工作;對162幢建筑進行能源審計;315幢建筑進行分項計量;96幢建筑進行能耗公示;102幢建筑獲得了能效測評星級標識;包括上海中心、青浦保障房在內的21個項目獲得了國家綠色建筑標識,建筑面積235.5萬平方米。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屆政府各項工作的開局年。2013年,該市建筑節能工作的目標是:建成各區縣建筑能耗監測分平臺,實現新增200幢以上既有建筑分項計量裝置的安裝及聯網;開展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辦公建筑能源審計150幢;推進能效標識試點60幢;實施能耗公示100幢;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200萬平方米;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150萬平方米;發展綠色建筑250萬平方米。
健全建筑節能管理體系
2013年,上海市將進一步健全建筑節能推進工作的管理體系。
一是健全政策法規體系,建立起長效的政策約束,使該市在進一步推進節能工作的過程中有法可依、有依可循。二是強化建筑節能監管,隨著全市建筑節能工作的不斷深入發展,建筑節能相關管理部門應適時跟進,嚴把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加強過程監管。三是加強政策調控力度,規范建筑節能推進參與各方的責任和行為,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建筑節能改造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穩抓建筑節能重點
一是進一步推進綠色建筑和低碳實踐區的發展,加強保障性住房綠色建筑的推進力度,要求2013年度開工量50%以上的保障性住房實現綠色建筑;加快《居住建筑綠色設計標準》和《公共建筑綠色設計標準》等相關規范編制工作,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設計、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體系;優化綠色建筑標識的評價流程,完善綠色建筑標識的管理體系;進一步將綠色建筑推進工作與設計審查和優秀小區評審相結合,共同促進,長效發展;繼續對虹橋商務區、崇明縣、臨港地區等低碳發展實踐區開展試點工作,繼續開展新建和既有建筑碳減排適用技術和示范、試點建筑分布式供能系統應用、碳排放運營監測系統開發工作。二是構建全市建筑節能集成化管理體制,研發并統一全市建筑節能設計軟件,嚴格把控節能竣工備案流程,加強建筑節能信息匯總,做到政府閉環監管。三是聚焦城市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范,完善建筑節能改造的管理、資金、技術以及評審等制度,落實節能改造示范的項目來源,切實推進既有公共建筑節能改造工作。四是進一步完善市、區兩級建筑能耗監管體系的建設,健全各項監管制度,做好市級能耗監管平臺運營維護工作和區級分平臺建設工作,把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分項計量、能耗公示、能效評估作為節能工作的常規動作。五是繼續做好各類建筑節能示范項目的管理工作,重視綠色建筑、門窗遮陽等的示范應用,逐步完善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示范項目的網上申報系統。六是著力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項目的建設,重點落實合同能源管理示范的項目來源,大力培養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機構,努力提高綜合能力建設,推進建筑節能產業化的發展。七是深化綠色施工創建活動工作,全方位提高綠色施工理念,建立構筑綠色施工的長效機制,加大綠色施工推進力度,繼續樹樣板,典型引路,推廣成功創建的經驗。八是繼續做好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發展,2013年力爭全市開工建設裝配整體式住宅試點項目面積180萬平方米。九是進一步推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脫硫建筑石膏建材產品產業化發展,開展綠色再生產品標識,逐步搭建并完善本市建筑廢棄物等固體廢棄物上下游、產學研管理平臺,全面推進建設領域資源綜合利用工作。
完善標準加大科研力度
針對工程建設需求與新技術發展趨勢,上海市將加強節能科技研究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強化節能領域科技研究,鼓勵技術領先、成熟度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進一步開展建筑節能與科技領域中關鍵技術研究,開發出一批已初具規模但需推廣的技術體系及具有前瞻性發展方向的前沿技術。
上海市將進一步加強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專題宣傳和深入推廣,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進行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對建筑節能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建筑節能工作的參與度,全面促進綠色建筑和建筑節能的發展,為實現科技創新、轉型服務。(中國建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