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連串對海南省三沙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6月21日,國務院批準設立地級三沙市;7月19日,中央軍委批復同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南省三沙警備區;7月22日,三沙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并公布了人大代表名單;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在永興島舉行。
保持原生態,保留老農居
就在政權建設順利開展的同時,三沙的新建規劃和建筑基調也成了人們關心的話題。上周三,在揭牌儀式結束的當天,三沙市新任領導班子在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杰,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符戇帶領下,走訪和了解了永興島的生產、生活和居住情況,并表示下一步要逐步規劃一個“新三沙”,重點做好漁民新村的規劃建設工作。
據記者了解,三沙市下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海域。涉及島嶼面積13平方千米,市人民政府駐地為永興島,2010年統計人口為600人。目前永興島唯一的漁村永興村共有100多人,大多是來自海南島文昌、瓊海、萬寧一帶的漁民,他們居住在自己搭建的木屋里。如果要說哪一棟建筑印象深刻的話,是1991年由駐島官兵動手建造的西沙海洋博物館。
對這座最年輕的城市如何規劃、如何建設?在7月26日召開的第六屆海南省委第三次中心組(擴大)學習報告會上,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建議,綠色建筑是海南建生態省的基礎,三沙市對農居進行改造時,要保持島上的原生態,保留原有老農居,并在建筑設計中盡可能優先應用簡單技術,如通風、外遮陽等,達到能源節約的目的,全面推行住宅配件化、全裝修和建筑物立體綠化。
三沙之美,美在海水。仇保興認為,應該在三沙市規劃中做好“保護好水生態”這篇文章。他建議,三沙市整體規劃要最大限度吸收雨水,利用雨水低沖擊模式,擴大城鎮可滲透面積,多途徑進行雨水收集利用,多層次實施廢水再生循環使用,推行“不連接”方式,所有島嶼盡可能儲藏雨水。同時三沙市污水處理設施要完善,要科學處理。顯然,這對保護我國惟一一個珊瑚礁景觀城市非常重要。
建議多建輕質省材的新型房屋
去年起,海南就開始先于城市發展規劃著手進行三沙旅游的發展規劃。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吳坤雄表示,三沙旅游最快將于今年國慶期間對游客開放。有望率先開通的是海口至三沙市的郵輪游線路,但開通旅游專線后,怎么才能解決在島內的短暫食宿等問題,可能會涉及到垃圾和污染物排放等問題。
為此,北新建材副總經理劉貴平建議,目前在三沙總體規劃沒出臺之前,盡可能在島內推廣應用工業化生產的新型房屋。一方面,新型房屋所采用的材料大多數屬可再生、可循環利用材料,在環保上要優于傳統房屋;另一方面,新型房屋重量輕、質地好、物流成本低,可避免大批建筑工人上島施工,不會破壞三沙的自然風光。
就在上周五,一艘從海口新港出發、欲駛往永興島的貨船,因擅自搭載16名建筑工人、裝載500噸水泥砂石等建筑材料,被海南海事部門查處。由于目前在永興島建設的陸島交通碼頭尚未驗收開通,未經海事及交通部門許可的運輸船舶禁止上島作業。
雖然三沙剛剛起步,工作千頭萬緒,但海南省省長蔣定之認為,要加緊啟動三沙市開發建設,把三沙建設成為維護南海主權、為南海資源開發服務的重要基地。尤其是規劃要先行,做好三沙市中長期建設總體規劃及海洋環境保護等專項規劃的編制。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解決必需,立足長遠,先易后難”的原則,支持三沙市重點搞好港口、碼頭、交通運輸、供水、供電等最急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民眾提供最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
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對上述三沙建設思路表示贊同。他表示,建設三沙市各方面的工作剛剛起步,條件艱苦。但正是基礎薄弱,才能在一張白紙上統一籌劃和規劃。羅保銘認為,目前三沙的政權建設已經搭好了幾大班子,剩下的就是要確保三沙市的行政管理高效有序。同時,還要加強三沙住房等民生項目建設,為漁民安全生產、安心生活提供基本條件。(中國建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