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建設是加快發展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是調結構、促轉變、實現科學發展的有效載體。鄭州著眼于實現“十二五”規劃和中原經濟區建設的良好開局,加快鄭州市區建設,中共鄭州市委、鄭州市人民政府積極實施重大項目引資雙帶動戰略,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至2011年2月底,該市已先后開工河南省、鄭州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23個,完成投資148.2億元,推動鄭州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河南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連維良提出項目“六抓”(重視抓項目,善于抓項目,為民抓項目,優質抓項目,高效抓項目,干凈抓項目)和提高“八種能力”(提高項目謀劃能力、條件落實能力、高效審批能力、交叉推進能力、優化環境能力、籌措資金能力、質量監控能力、廉政監管能力)。該市要求領導干部要成為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行家里手,做到謀劃推進有力,服務貼心到位。
鄭州市工程項目建設堅持民生優先。據介紹,2011年鄭州安排的總投資485億元的10大城建項目,幾乎全是針對宜居宜業城市建設而實施的民生、民心工程。“暢通鄭州”工程是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重頭戲,在2011年近300億元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中,大部分項目集中在交通綜合整治上,以進一步加快軌道交通和干道快速路的建設,力爭年內實現1號線一期工程全線貫通,京沙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在此基礎上,還將加快三環快速路、西三環北延、北三環東延、南三環東延等道路工程建設,推進黃河路下穿北編組站、北三環輔道下穿鐵路北編組站等工程建設,開工建設隴海路高架和農業路高架快速路,緩解市區交通壓力。同時,要繼續加快城市出入市口建設,升級改造10個出入市口及連接線工程,推進鄭開大道與京港澳高速、花園路與連霍高速、中州大道與鄭新快速通道等互通式立交續建工程建設,開工建設南三環東段與京港澳高速、G107輔道與連霍高速等互通式立交,提升出入市口通行能力。
鄭州新區作為河南省、鄭州市的“一號工程”,包括富士康IT產業園建設項目、鄭州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項目、龍湖調蓄工程建設項目等重大建設項目的快速推進,將掀起開發建設新高潮。2011年,新區開發建設圍繞基礎設施配套和產業集聚區發展兩個重點推進,進一步完善投融資、土地和人才3大支撐平臺,推進鄭州航空港、龍湖地區、國際物流港、高校及職教院區、綠博園周邊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等6大區域開發,帶動整個新區組團式發展。
圍繞產業集聚區和戰略支柱產業、新興產業上項目。在3月19日鄭州市召開的對外開放暨重點項目和產業集聚區建設工作會議上,進一步明確了162個河南省、鄭州市重點跟蹤招商引資項目,這批項目大多在鄭州市確定的汽車和裝備制造、物流商貿、電子信息等戰略支柱產業領域。通過項目引進,以主導產業引導相關產業集聚發展,促進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汽車及裝備制造、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IT產業和超硬材料、航空港區電子信息及臨空產業、鞏義鋁及鋁精深加工、二七區馬寨產業集聚區食品制造、新密市產業集聚區紡織服裝等特色產業集群。
鄭州市建立了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推進周例會、日臻完善的聯審聯批制度、行之有效的首席服務官制度等。鄭州市加快項目建設,推進制度創新,優化服務環境,對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河南振興和中原崛起,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來源:《中華建筑報》)
